《水浒》的成书,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。据《东都事略·侯蒙传》:“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,京东官军数万无敢抗者。”又据《宋史·徽宗本纪》:“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,遣将讨捕,又犯京东、河北,入楚、海州界,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。”《宋史·张叔夜传》:“宋江起河朔,转略十郡,官军莫敢婴其锋。声言将至,叔夜使间者觇所向,贼径趋海濒,劫钜舟十余,载掳获。于是募死士得千人,设伏近城,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,先匿壮卒海旁,伺兵合,举火焚其舟,贼闻之皆无斗志,伏兵乘之,擒其副贼,江乃降。”此外,李埴的《十朝纲要》,宋代陈均《九朝编年备要》和徐梦莘的《三朝北盟会编》,也都有类似的记载。还有的记载说宋江投降后曾参加过征方腊之役。从这些记载里,可以知道这支起义军,人数不多(但也决不止36人),战斗力很强,在群众中甚有影响,曾经给宋王朝造成一定的威胁。宋江等起义的年代大约在宣和元年(1119)至宣和三年(1121),前后三年多。
《水浒》的作者,一般公认的是施耐庵,为何施耐庵在《水浒》中将梁山好汉写成了一百零八将呢?
其一说:
宋江降服了张清、皇甫端之后,计点大小将领,共有108员,心中大喜。时天降石碣,上刻天书,将108位好汉分别与36颗天罡星、72颗地煞星相对应,并排定了座次。从此,梁山好汉齐聚一堂,做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。
《水浒传》中将108位好汉分为“三十六员天罡”、“七十二座地煞”,36与72相加之和正好是108,这带有明显的传统道教色彩。道教认为北斗丛星中有36颗天罡星,每颗天罡星各有一个神,合称“三十六天罡”;北斗丛星中还有72颗地煞星,每颗地煞星上也有一个神,合称“七十二地煞”。
“36”与“72”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是两个富有神秘色彩的数字,频繁出现在各种场合:《孙子兵法》中有36计;传统武术套路中常有36招式;皇家园林避暑山庄有36景;孔子有弟子三千,贤人72个;据说汉高祖刘邦的左腿上有72颗黑痣;蚩尤有72兄弟;俗语:“七十二行,行行出状元”;还有尽人皆知的孙悟空72变……另外,人们还喜欢用36、72来描绘美景,像武夷山有36峰之说,黄山、衡山、嵩山有72峰之说。看来,“36”和“72”两个数字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。那么,这两个神秘的数字有什么来历呢?
“ 36”是六六相乘之和,“六”是我国古人崇尚的吉利数字。《周易》每卦有六爻,音声有六律,古代士大夫有六卿,家庭关系有六亲。秦始皇统一全国后,“数以六为纪”,帽子六寸,车六尺,用六匹马驾车等等。《水浒传》中最初也是36将,所以宋江说:“六六雁行连八九。”
“72”作为神秘数字起源于五行思想。在五行观中,一年被分为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中五个方位,一年360天被分为72候,每候5天。闻一多先生就此问题特意撰写《七十二》一文进行考证,他指出:“‘七十二’是一年三百六十天的五等分数,而这个书乃是由五行思想演化出来的一种术语……它是一种文化活动的表征。”可见,72是古代历法中的基本计算数,与社会生产、生活息息相关,因此对人们的数量概念产生了很深的影响。
《水浒传》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,从它所反映的社会思想到语言风格都带有浓厚的时代和民间色彩,被打上了传统文化的深刻印记。书中称水泊梁山有108位英雄好汉,正是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数字观念。
其二说:
原来,施耐庵在写《水浒》一书时,是将梁山好汉写成三十六将,是施耐庵用了数年功夫创作而成。当时施耐庵是教书先生,贫困潦倒,有一个心爱的女儿面临出嫁,可施耐庵无有重奁相送,他突然想起自己刚成书的《水浒》,只好将《水浒》初稿交予女儿,嘱咐女儿:危难之时可以卖给书商,能换来一定的资财以接济生活。
女儿嫁到婆家,生活拮据,度日艰难,她想起父亲《水浒》的书稿来,只得拿起书稿到书商处变卖。书商初步浏览了书稿,拍案惊奇,叹为观止,没想到如此一部鸿著书稿落到一个弱女子手中,书商便产生了私念,对施耐庵的女儿说:书稿你先留下,三天后你来取,等我看完若能用定会给你酬金的。
等施女离开书坊,书商立即雇人昼夜抄录,三天时间,期到书亦录了下来。三天后,施女来到书坊咨问,书商说:“稿子看过了,我们不能用,即使用了刊成书也没有人买,你还是拿回去吧。”施女只好将书稿拿给父亲,并将事情的原委和施耐庵说了一遍。
施耐庵觉得事情蹊跷,其中必有奸诈。事出所料,事隔不久,《水浒》刊印了出来,名为《宣和遗事》。施女已知上当,愧疚不已。施耐庵安慰女儿:“女儿莫难过,我已想好,原来书中只写了三十六人,现在我要将书重写,将原来的三十六人写成三十六天罡,我再加上七十二地煞,这样共写上一百零八个英雄,让原来的小薄册子变成《水浒全传》,总共写成一百二十回,这样书一印出来,无论故事情节,人物性格,都要胜于原书,他们诳去的书就没有人买了。”
果然,等施耐庵刊出的《水浒全传》一问世,《宣和遗事》就无人问津了。这就是《水浒》中一百零八将来历的传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