嬴姓,赵氏,名偃,全名赵偃,是战国末期赵国的国君,史称赵悼襄王。赵悼襄王是赵孝成王的儿子,是赵惠文王的孙子。赵悼襄王统治时期也是秦王政统治时期,秦国和赵国之间也经常发生战争。秦国经过赵孝成王时期,和赵国的长平之战后,削弱了赵国的有生力量,确立了自己的大国地位,为统一六国扫除了一大障碍。如今的秦国已经是七个国家中实力最为强大的,为了实现多位秦国先王的遗志,秦王政自己也有雄伟远大的目标,秦王政面对各国联合的合纵,丝毫不惧,反而勇猛向前,战胜了联军后各个击破,终于统一六国。
赵悼襄王在秦王政的统一战争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部分,齐国齐湣王时期,齐国遭受了除了楚国以外其余五国的合纵讨伐,齐国被打得只剩下两座孤城,差点亡国。经过这场战争以后,齐国的实力迅速从能够和秦国比肩,甚至超过秦国的实力,锐减了三分之二的实力。但是,齐国虽然倒下了,赵国却在赵武灵王的手中崛起了。赵武灵王是一个对战争极其敏锐的家伙,有着先天的军事头脑,为了强大赵国,赵武灵王时期实行了胡服骑射的改革,赵国的军事实力以及国家经济等方面都得到改善和加强,成为了继齐国之后的第二个和秦国抗衡的强国。
赵国在赵武灵王时期进行变法改革,在赵惠文王时期和秦国对峙,实力最为强大,让虎狼之国秦也只能望其项背。然而赵惠文王之后,赵孝成王时期,秦国和赵国因上党而大战一场,赵国大败,从此一蹶不振。在长平之战中,秦军杀掉了赵国降军四十万之多,几乎是赵国当时国内的全部的青壮年。赵孝成王采纳了楼缓的建议,和秦国议和,才逃过了亡国的命运。赵国趁着秦国收兵,答应了和解,开始养精蓄锐,不到几年时间,赵国的实力就恢复了三分之一二,虽说和秦国单独较量还是有一定差距,但是这个差距已经缩短了很多了。
赵孝成王之后的赵悼襄王就是赵偃,赵偃和赵孝成王比起来更加没有君王的样子,各种的措施都没有头脑,将他说成昏君都不为过。
公元前243年,赵孝成王去世,赵偃继承了父亲的王位,成为了新的赵王。赵偃接手的赵国并不是最为强盛时期的赵国,反而是经过了秦国的摧残而苟延残喘的赵国。赵国是秦国东出的最大的障碍,因此多年来,秦国从未停止过攻打赵国。赵国的将军廉颇在赵孝成王时期就担任了将军的职务,成为了赵国最为出名的将军之一,和赵奢一起,都是赵国的保护神。赵悼襄王继位时,赵奢早就死了,赵奢的儿子也早在长平之战中就战死了,所以赵国上下就只有一个廉颇还能看得过去。廉颇当时担任的是赵国的代理相国,正在率兵攻打魏国,并且夺取了魏国的繁阳,为赵国争得了土地。但是赵悼襄王一道撤职的命令传了下来,廉颇被乐乘取代了,他很不高兴,不接受赵悼襄王的诰命,还出兵攻打乐乘,乐乘逃跑了。
廉颇没有犯错误,却受到了赵悼襄王如此不公平的对待,他的心里有气,我们可以理解,他害怕回到赵国受罚,我们也可以理解,我们唯一不能理解的是赵悼襄王的脑袋是进水了吗?赵国现在根本就没有大将,他怎么敢将赵国的大将廉颇撤职的,怎么放着廉颇不用呢?廉颇被赵悼襄王气得离开了赵国,来到魏国当了一个挂名的将军。廉颇始终思念着赵国,但是赵悼襄王在位的这些年,即使赵国被秦国打到吐血,他始终都未将廉颇召回。
由于赵悼襄王的错误的判断,昏庸的统治,赵国对秦国,几乎就没有赢过。公元前236年,赵悼襄王终于去世,他的顽劣儿子赵迁继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