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小故事讲的是关于:孔丘周游列国。
正当吴楚、吴越争斗激烈的时候,中原的诸侯国内部也在发生剧烈的变化.公元前510年,鲁国的国君鲁昭公被大夫季孙意如驱逐.季孙意如另立昭公庶出的儿子宋为国君.这就是鲁定公.从此,鲁定公就只成了鲁国的一个象征性的国君,鲁国的权力就分别到了三家大夫的手中.
这就是季孙氏、孟孙氏、叔孙氏.但是,这三家大夫在各自为政的过程中,慢慢地又被自己的家臣窃取了实权.其中,以季孙氏家的问题最为严重.这时季孙意如已死,他的儿子季孙斯继承了权力,并任鲁国的相国.季孙斯的家臣阳虎,乘机攫取了季孙氏的实权,并且企图灭掉季孙、孟孙、叔孙三族,自己取而代之.
公元前501年,阳虎起兵叛乱,季孙斯逃到了孟孙氏无忌的封地.孟孙无忌有个老师叫孔丘,他早已料到了这次事变,并且事先对孟孙无忌作了警告.因此,孟孙氏预先调兵遣将,将士兵伪装成搞建筑的工匠,埋伏在自己封地的四周,待阳虎赶来捉拿季孙斯时,孟孙无忌的伏兵一拥而上,将阳虎打败了.
孟孙无忌的老师孔丘,字仲尼,鲁国人.生于公元前551年.他的父亲叔梁纥做过邹邑(今山东邹城东南)大夫.但在孔丘幼年时父亲就死了,因此家中生活很贫苦.母亲颜征在把他抚养成人.他好学不倦,学问很深,并且收了不少学生、弟子.不久,这些学生、弟子遍及各诸侯国,孔丘也很快地就在诸侯国中出了名.孔丘主张各诸侯在治理国家方面要用“德治”,要“举贤才”,同时还应该“正名”,即国君、大夫、百姓、父亲、儿子都应各守自己的本分,不得“僭(jiàn)越”.在思想方面,他提出了“仁”和“礼”的学说,“仁”的意思就是说做人要有道德观念,要爱人;“礼”就是要人重视内心修养,并用它来约束自己.在教育上,他提倡“有教无类”,即不分人出身的门第高低,每个人都可以接受教育.他自己收教的学生,就各种出身的人都有,实践了他“有教无类”的观点.在学习方法上,他主张“学而时习之”“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”.这些都成为以后人们在治学方面的宝贵经验和格言.
当时一些诸侯国的国君想聘用孔丘.但是,他的一些观点显然触犯了那些掌握着诸侯国大权的大夫们的利益.比如关于“正名”的观点,正打中了大夫们的夺权割据、篡夺诸侯权力的要害,他们怎么可能让国君采用孔丘的政治主张呢?
孔丘周游列国,没有一个国家任用他,只好又回到了鲁国.孔丘五十岁那一年,正碰上阳虎叛乱.
由于孔丘提醒孟孙无忌,制止了阳虎的叛乱,孟孙无忌向相国季孙斯推荐,孔丘当上了鲁国的司空.
公元前496年的一天,鲁定公让孔丘当相礼,陪定公一起去夹谷(今山东莱芜)与齐景公会盟.由于孔丘的周密筹划和临危不惧的机警应对,使齐国企图借合盟的机会羞辱和绑架鲁定公的阴谋彻底破产.
鲁定公回国后,升孔丘为大司寇(主管司法的长官),以表彰他在夹谷会盟时为鲁国立下的功劳.孔丘乘机施展了自己的抱负,他一面协助鲁定公平息了季孙斯的家臣公山不狃(niǔ)的叛乱,一面帮助相国季孙斯治理鲁国.三个月之后,鲁国的面貌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.
齐景公听说鲁国在孔丘的治理下正在起变化,就紧张起来了.大夫黎弥给景公出了个主意:选一批漂亮的美女和乐工送给鲁定公,让他纵情声色,疏远孔丘.这一招果然灵验.从此,鲁定公就日夜享乐,不理朝政了.
孔丘见鲁定公实在没出息,就带领一些学生再次到各国游历.他先后从卫国、宋国、郑国又到了陈国.当他准备从陈国到蔡国去的时候,楚昭王知道了,派人去请他.陈、蔡两国的大夫怕孔丘被楚国重用后会对他们不利,就在路上派兵截住了孔丘,将他围困了三天三夜.孔丘受了三天惊吓,饿了三天肚子,到第四天上,楚国的救兵到了,才脱离了困境,到了楚国.但楚昭王的大臣们也不能容纳孔丘,他最后只好又辗转回到了鲁国.
孔丘回到鲁国后,年纪也大了.他终于放弃了从政的念头,专心致志地著书立说和教授学生.古代的许多文化典籍,如《周易》、《尚书》、《诗经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,他都进行过系统的整理;他的言行,由他后来的弟子记录下来,编成《论语》;他教的学生、弟子,号称三千人,其中有名气有成绩的,就有七十二人.最难能可贵的,他还用编年体的形式,根据鲁国史官的记载,整理编纂成了《春秋》一书.这部书记载了从公元前722年(鲁隐公元年)到公元前481年(鲁哀公十四年)的我国历史上共242年中的重大事件.这个时期,人们就通称它为春秋时期.孔丘于公元前479年去世.按照后人对中国历史阶段的划分,我国古代春秋时期是从公元前770(周平王元年)开始,到公元前476年(周敬王四十四年)结束.也就是说,就在孔丘去世后四年,我国的社会历史,就进入战国时期了.
孔丘的学说,后来就发展成了我国文化史上的儒家学派.孔丘成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.由于孔丘对我国古代文化的贡献,以后人们尊称他为孔子.
以上是字典网为您提供的小故事:孔丘周游列国。